为传承航天精神,激发青少年探索宇宙的热情,近日,哈尔滨工业大学特种容器设计与制造研究所所长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若维走进阿城区何延川红军小学,为孩子们带来一场主题为“中国载人航空及空间站建设历程”的精彩专题讲座,带领师生们领略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丽征程。
王若维教授深耕航天工程领域多年,曾担任中国航天“KM6空间环境模拟器”容器制造工程现场指挥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“航天员失重训练用中性浮力水槽”槽体制造工程总指挥等多项国家级重大航天项目负责人,凭借卓越贡献多次荣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成果奖励。
讲座现场,王教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,从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起源讲起。他生动讲述了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,怀揣飞天梦想开启探索的故事,以及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后,中国航天人如何攻克重重技术难关,突破载人火箭、空间交会对接、航天服研制等“卡脖子”技术。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理解,王教授结合自身参与的重大项目,分享了“KM6空间环境模拟器”等大国重器背后的制造故事,将复杂的航天技术转化为一个个趣味横生的科学小知识。
在介绍神舟系列飞船和天宫空间站的发展成就时,王教授展示了航天员太空出舱、空间站建设等珍贵画面,引得现场孩子们惊叹连连、掌声不断。“原来航天员叔叔阿姨在太空中生活这么不容易!”“中国的空间站好厉害!”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,眼中满是对航天事业的崇敬与向往。
此次讲座不仅是一堂生动的航天科普课,更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。何延川红军小学的师生们纷纷表示,通过王教授的分享,深刻感受到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、由弱变强的艰辛历程,体会到了中国航天人不畏艰难、勇于创新的精神。学校负责人表示,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在孩子们心中种下航天梦想的种子,激励他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,未来为中国航天事业贡献力量。